農村好支書范文 第1篇
聞韶街道管仲社區成立于20XX年,是聞韶街道老舊小區最多的一個社區,社區轄24個生活小區,居民住宅樓88棟,居民4153戶,沿街商戶565戶,共10380余人,現有黨員145名,駐地機關、企事業單位13家。為規范社區管理,目前社區劃分為14個管理網格。
老舊小區提檔升級,紅色物業托底“孤樓”
管仲社區里的大部分生活區,都存在老舊、分散、規模小的特點,管理和整治的難度都非常大。針對這些實際情況,王玉杰一來到管仲社區,就首先從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入手,對棄管小區進行徹底的衛生清理,并對部分小區進行了老舊小區改造。通過外墻粉刷、拆除私搭亂建等一系列的整治,使居民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改善。為使小區管理能夠更加順應民心,王玉杰和同事們走訪入戶、調查民情、聽取民意,并推選出處事公道、熱心公益、無私奉獻的居民代表成立業主委員會,共同商討小區的改造方案。從聘請簡易物業開始,到最后引入正規物業公司,小區管理一步步規范起來。
在老舊小區整治方面,擺在王玉杰面前的其中一個難題就是如何解決“停車難”的問題。由于這些小區建設時間早,當時私家車數量少,缺少車位規劃,更沒有地下車庫等設施,小區狹窄的通道里停滿了機動車,有的緊靠墻腳,有的扎進綠地,有的甚至停在消防通道上,居民們每天都要上演“搶車位”大戰……不僅影響小區居民正常出行和居住環境,還埋下安全隱患。為解決這一難題,王玉杰積極探索新路徑,對小區樓前的空地和綠化帶位置進行重新規劃。其中東王南區的6棟樓共312戶,原來僅有268個車位,經過重新規劃建設了312個停車位,實現一戶一位,目前正在籌建資金繼續進行車位改造。
在對老舊小區進行治理改造的基礎上,王玉杰還積極探索紅色物業管理模式,對分別居住著20戶和12戶居民的兩座“孤樓”進行單獨管理。目前,社區內的獨樓小區已全部推選“紅色樓長”,由紅色物業托底,形成物業居民自治的管理模式,既簡化了管理流程,又提高了辦事效率,深受社區居民的好評。
有解思維,破解小區安全隱患
前段時間,在管仲社區的圃田園生活區內發生了樓體外墻歐式件脫落事件,這個安全隱患在王玉杰心中始終是根“刺”。由于樓房早已出了質保期,沒有公共維修基金,想要解決問題就需要社區居民共同湊錢拆除安全隱患,可小區居民對這個方案并不認可,居民們認為這是樓房質量問題,不應該由業主出錢來維修。
拆除方案遲遲定不下來,脫落事件隨時還有可能發生,這讓王玉杰心急如焚,但她并沒有氣餒,而且繼續開拓思維,尋求最合適的解決辦法。
一方面,她多次召開居民議事會,向居民詳細的解釋有關政策和規定,讓居民明白在房屋已出質保期、無維修基金的客觀情況下,公共區域出現問題,只能居民自己出錢維修,不然一旦出現危險,后果也將是居民自己承擔,這是任何一個人都不希望看到的;另一方,她積極和多家建設單位對接聯系,讓施工方拿出維修方案和報價,再由業主代表選擇價格最低、方案最優的一家進行樓房維修。
在多方協調的基礎上,王玉杰還希望進一步幫助居民們降低出資費用,于是她積極爭取街道辦事處項目資金15萬元,這樣每個單元都得到了1萬元的維修補貼,讓居民們減少了近一半的費用支出。目前,居民現在正在按照既定的籌資計劃準備維修。
看到王玉杰這樣真心實意的為社區辦實事兒,居民們也從一開始的不理解變得越來越配合,甚至有的居民還對王玉杰說,“你不要給自己找這么多難題了,我們看著都替你發愁?!笨赏跤窠軈s說,“如果我不去干,那誰來干呢?我在這個崗位上,干好這個崗位的工作就是我的責任?!蓖跤窠苄睦锩靼?,居民們會說出這樣的話,說明她做的一切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,她已經走進了居民們的心里,居民們也真的把她放在心上了。
盡自己最大努力,為社區居民服務
農村好支書范文 第2篇
在我們的身邊,就有這樣的一位社區人:組織動員的進程中,她部署有力;烈日炎炎的卡口上,她揮汗如雨;入戶摸排的過程中,她耐心詢問;隔離保障的服務中,她溫情入心。她,是悅君家園社區黨支部書記、居委會主任王濤。
她是防疫戰線上的“排頭兵”
王濤常說:“做社區工作,就要吃得了苦,受得了累,要把居民當做咱自己的親人?!弊詤^域“大篩”和常態化核酸檢測開展以來,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形勢和社區千頭萬緒的工作,王濤始終奔忙在工作崗位上,檢測點搭建、秩序引導、人員信息登記、環境消殺,大到檢測棚空調安裝,小到“兩米線”張貼,每項工作她都親力親為、細致部署、周到安排。
四月以來,無休止的核酸檢測是“一個三日又一個三日”,王濤時刻和同志們一起,沖鋒在抗疫的最前線,不管自己有多久沒有休息過,多久沒回家見過愛人孩子?!伴|女,媽媽給你買了牛奶和蛋糕,寄到姥姥家,你想著接收啊。媽媽這兒忙,不能去看你了……”這是一個母親和孩子最樸實的對話,電話那頭的她,眼眶濕潤了。片刻平復后,她又回到了自己的崗位,此時,她更像是一名戰士,一名必勝的戰士。
她是夜深人靜時的“未眠人”
由于每輪核酸檢測結果多是半夜檢出,王濤幾乎沒睡過整覺。夜晚大家酣然入睡時,她還在擔心著社區核酸篩查結果,時刻叮囑居委會同志隨時做好“8小時轉運”準備。
常態化核酸點建立時,她和點長一起,拉棚子架護欄連夜搭建,從一片空曠到設備齊全檢測有序,只有她知道這其中的辛苦和不易。長期睡眠不足和高強度的工作導致她神經性頭疼,也落下了頸椎病,但是她沒有一絲懈怠,沒有一點退縮,依舊不辭辛苦地忙碌著。脫下大白,換上紅馬甲,她儼然又變成了認真嚴肅的“崗哨兵”。
她是社區居民的“暖心人”
“平常他們就是需要照顧的人,在這特殊時期我們更要格外關注”。疫情期間,王濤對社區老年群體尤其關注,對于行動不便的老年人,她安排包樓干部每日問候,時刻關注老人身體狀況,對于有需要的老人還安排送貨上門;居家隔離的,她安排專人提供“跑腿服務”;沒接種疫苗的,她帶隊“兩委”干部逐人逐戶做工作……不管多晚,不論幾點,只要居民有需求,她隨時在線,即時辦公。她以赤子之心扎實做好每一項工作,彰顯著新時代黨員干部的責任與擔當。
黨旗飄揚,匯聚微光;微光成炬,點燃希望。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,一個又一個黨員挺身而出,一座又一座戰斗堡壘巍然屹立,鮮紅的黨旗始終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,筑牢了堅不可摧的“鋼鐵長城”,為取得疫情防控最終勝利注入堅定信心和強大動力!
農村好支書范文 第3篇
全程參與村新農村建設的實施工作,對爭取項目做了很多的軟件資料,在實施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,并深入一線參與其中。在基礎設施方面,突通了村原始的通組公路,參與了中學的征地協調工作,在這些項目的實施過程中,自我親自監工從不言累,而樂在其中。
(一)去年全力參與十九油路建設--打造新天地
我為村的定義是要打造"新天地",村是鄉各項工作的重點示范村,十九油路的貫通決定了今后的發展方向。
(二)爭取農家書屋建設豐富村民文化生活
村是"貴州省農家書屋"建設村之一,從項目落實到最終的書屋整理用了一個月時間,省新聞出版局向村贈送了幾千冊圖書,并贈送2個書架,整個上架、編號、書目的匯總、借閱登記冊的`錄入都全面把關,并按規定周一至周五定期開放,書籍涵蓋面很廣為村各年齡段的村民供給了相當大的幫忙,促使了部分村民有了走產業之路的構思和設想。豐富了廣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(三)今年以項目為依托大力發展產業
在去年"通組公路建設"的基礎上,今年村參與并爭取到項目有新農村建設項目、農村危房改造項目、村級計生室建設項目、農村沼氣建設項目等。
經過這些項目的實施使村的基礎設施得到了大為改觀,看到一座座嶄新的平房,熊熊燃起的沼氣灶,漲勢良好的莊稼,逐見成效的聯戶養殖場,已經貫穿的水泥硬化路。村民無不稱贊村支兩委為民做了實事、好事。
干一行,就要愛一行。這是她對自我工作的要求,也是她對村人民的一份職責。在工作中,應對工作量大、任務重的實際,她義不容辭、義無反顧,經常加班加點,從不叫苦叫累,始終堅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狀態。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人民調解庭的首席調解員,她不僅僅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同志請教調解糾紛方法,還利用休息時間研讀我國各項法律、法規和《治安管理條例》,以便在實踐工作中更好的運用相關知識,理論結合實際的與群眾講解矛盾糾紛深化的利害關系。她的平和理智的調解態度,專業合理的調解方法,使得由她負責調解的事件成功率高,調解協議執行率高。在平息化解矛盾糾紛過程中,她琢磨出了自我的一套口訣:"群眾利益無小事,對癥下藥講實效,解決矛盾找關鍵,法理第一為人民。"從到此刻的兩年多的時間里,他調解各類居民矛盾80余起,成功率到達了100%。
按照"建網絡、立機制、齊共建"的工作思路,創_建工作模式,推進村黨建工作。先后策劃了"我是黨員我帶頭"、"倡導禮貌新風,共建完美家園"、"一名黨員一面旗","一片真情獻全村"系列活動逐步喚醒了全村黨員主動投身村事務的自覺意識。經過搭建黨員協管村、黨員愛綠護綠崗、黨員治安巡邏隊、黨員義務網管等活動平臺,創立了"黨員特色崗"。廣大黨員進取投身服務居民群眾的工作當中,用自我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周邊群眾。
x...
農村好支書范文 第4篇
按照上級組織部門的安排,縣委辦公室工作員張德福同志于20xx年x月x日起進駐XX鄉XX村委會。在縣委辦的領導下、XX鄉政府的支持下,張德福同志積極協助村支兩委班子,圍繞“創先爭優、作風建設年、四幫四促”為工作主題,認真理清思路,找準工作切入點,確保駐村工作取得實效:
一、深入了解村情,理清駐村工作思路
該同志能轉變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,積極主動地去適應從機關到基層的環境轉變,克服在生活、工作中的許多不適應和困難,做到人到心到,在思想感情、行動上與群眾打成一片。逐戶對群眾進行走訪,在走訪過程中,廣泛深入了解當地的村情民意,特別是了解當地的自然情況、生產發展情況、村務情況、基層組織建設情況以及群眾關心的熱點、難點問題等。大力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特別是惠民政策,動員群眾自力更生發家致富。
二、圍繞中心開展工作,為群眾辦實事
1、在紅土組、黃土組、綿竹組、新華組四個組,村民原先的飲用水習慣是到水源點用桶擔水回家飲用。因沒有保水蓄水的設施,造成水資源極大的浪費,經常無水可用。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,張德福同志到這幾個組查看水源點情況,發現修建小水窖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村民飲水困難的辦法。挨家挨戶走訪,統計愿意修建小水窖的農戶。到水利局協商,為這四個組爭取到39口小水窖建設項目,每口小水窖補助3000元。小水窖修建成后,畜滿水,基本可以解決一家人一年的飲水問題。
同時積極組織村組干部尋找新的水源,在離紅土組兩公里的一個山凹里找到一個新的水源點。動員村民投資投勞,打井修水池,目前水池已建成使用。
2、積極走訪市場,摸清農資供應情況,做好各種農業生產資料的保障工作;聯系有關部門技術員奔赴春耕生產一線,采取進村入戶進行咨詢宣傳,通過發放資料、技術指導等方式,提高農民鑒別假農資常識的能力。同時,積極開展抗旱救災工作。在周家組,村民種植的一百多畝魔芋因干旱難以發芽、出苗。該同志同種植戶一道,從麻布河用車運水救急;還深入綿竹組、蘭蛇坡等田間地頭實地查看了農作物受災情況,帶領群眾開展生產自救。
農村好支書范文 第5篇
作為村黨總支書記,梅志槍同志的腳步走遍了村里的每一片土地,他用開闊的思路帶領群眾致富,用無私的情懷給群眾帶去溫暖,他用自己的言行展示一名_員的執著追求,書寫了對社會主義新農村深沉的愛與責任!
組織建設的“引領人”
20XX年上任以來,作為一名支部書記,他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,以身作則,嚴謹求實,兢兢業業,務實肯干,堅守在基層一線,為洞坪的發展想盡辦法、傾盡全力。
梅志槍始終堅持抓黨建促發展,切實履行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責任,抓班子帶隊伍,采取“黨建+”模式,推動全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落地見效。在梅志槍的帶領下,基層黨建“三化”建設取得實效,高標準構建了便民服務大廳,全面推行“一站式”服務、全程代辦等做法,主動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,建立了便利群眾、服務農村、凝聚民心、推動發展、促進和諧的服務體系,全面提升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、戰斗力和服務能力。
群眾身邊的“貼心人”
梅志槍同志總是把老百姓的家事記在心頭,舍小家顧大家,一心為民謀利益。萬保全是村里的重度貧困戶,梅志槍剛上任不久,了解到重度貧困戶萬保全住房屬于危房的情況后,他積極向上級爭取危房改造指標,因萬保全家特別困難,建房沒有啟動資金,梅志槍為其擔保購置建材才得以開工,在他的努力幫扶下,萬保全全家已搬入新房入住。近年來,他主動作為,為村內35戶貧困戶解決了危房問題,看著一戶戶貧困戶入住新房后眼中的光亮和臉上止不住的笑容,梅志槍心中也充滿了喜悅。同時,梅志槍熱衷于公益事業,同時還是縣志愿者協會的成員,在他的積極溝通協調下,開展了“一對一”助學幫扶行動,由協會志愿結對一名困難學生,解決了村內5名學生“上學難”的困境,他本人也對大洪片區的一名困難學生連續助學幫扶3年。
近年來,為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,梅志槍積極推動民生工程項目建設,新建新農村建設點14個,水泥路4條,改造沼澤地73畝,惠及群眾數千人,用一顆赤誠的心,為民辦好實事,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,他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贏得了洞坪村民的“好口碑”。
農村致富的“帶頭人”
在梅志槍剛擔任為洞坪村黨總支書記時,村里主要產業只有水稻等傳統作物,且無集體經濟收入,是一個典型的“空殼村”。面對這樣困難的局面,梅志槍沒有打退堂鼓,而是直面困難,迎難而上,一門心思想要發展壯大村有經濟,改善村民的生活。
他常說“既然到村里任職了,就想實實在在的為村民謀取利益”。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,助力群眾增收致富,他聚焦產業發展,創新工作思維,多次召開村兩委會議商討制定產業發展規劃,并組織村干部和致富帶頭人外出參觀、考察。結合本地資源優勢,積極探索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渠道。在他的帶領下,組織村民大力發展種植業,種植艾草120畝,油茶156畝,發展優質橘種植基地300畝等;發揮資源優勢,通過流轉土地開展稻田養蛙、魚苗養殖,集體經濟收入實現了快速增長。同時,聚焦村民就業難題,特別是貧困人群和一些弱勞動力的輕度殘疾人,切實解決了村民就業400人次,帶動群眾致富,取得了良好成效。
農村好支書范文 第6篇
9年的時間,可以讓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變成“省級森林村”;9年的時間,可以讓一個黨員參會率不到百分之五十的村班子,變成縣級的“先進基層黨組織”;9年的時間,桓臺縣田莊鎮旬北村黨支部書記、村主任崔強帶領全村趟風冒雨搞建設、謀發展,步出一條欣欣向榮的“美麗鄉村”道路。雖然崔強說目前的旬北村,離完全符合“美麗鄉村”的標準距離還很遠,但干凈的街道和胡同、蔥蔥郁郁的樹木花草、寬闊敞亮的文化大院等,無一不訴說著旬北村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鍛煉班子修煉黨性:“不能讓老百姓戳黨員的脊梁骨?!?/p>
20__年,崔強開始擔任田莊鎮旬北村的村主任,20__年任村黨支部書記。開了幾次黨會后他發現,每次黨員的參會率還不到百分之五十。他找到不到會的黨員們挨個座談,問他們為啥不來參會,黨員們說:“開會有啥用???沒啥正事?!?/p>
當時村里的黨員,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感不強,黨性偏弱,在群眾中扎根不深,帶動作用弱,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,更不知道怎么干,用崔強的話說,就是“沒有黨員的歸屬感?!彼运庾R到,要想在村里謀發展,首當其沖的就是加強組織建設,提高黨員素質。
對于黨會,崔強實行三重管理——考勤、刷臉、桌牌制,尤其是放上桌牌,不到會的人員就一目了然。起初,旬北村沒有會議室,黨員們都是自己帶個小馬扎,連紙和筆都不帶就開了會。崔強認為黨會要有一定的“儀式感”,經村兩委開會商量,根據村里的實際情況,建立起了黨員活動室。
事物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,但曾經這樣的一件事,成為了組織建設轉好的契機。旬北村曾經有100多戶養殖戶多年以來一直沒有向村里給付承包費,為了解決這一問題,崔強先從村兩委和黨員抓起,只要是村兩委成員和黨員自己以及親戚有承包的,無論多少,全部把錢交上?!斑@不是錢的問題,這是為了百姓的利益,為了村兩委和黨員的威信,更為了公平公正?!庇辛耸痉兜膸?,僅用了7天,崔強就解決了這一問題。
就這樣雷厲風行的抓班子、抓黨建,不僅黨會的到會率提升了,黨員也有了歸屬感和榮譽感,從最開始的不愿意參會,到不來參會覺得不好意思,來參會就必定準時的思想轉變。
崔強趁熱打鐵,實行“黨員包街聯戶”制度,將全村42名黨員分為4個片區,每名黨員掛包6-8戶,把在美在家庭創建、環境整治、脫貧攻堅中發現的問題,及時上報匯總,研究切實可行的方案,形成“一個人帶動一個家,一個家帶動一條巷,一條巷帶動一條街,一條街帶動一個村,家庭由小美聚集為村莊大美”的旬北模式。又設立了黨員先鋒崗,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。
“黨員就得有黨員的氣質,就得起到帶頭作用,不能讓老百姓戳脊梁骨?!贝迯娬f。
心系群眾幫扶貧困:“積極性有了,誰還能貧窮?”
7月24日,記者走進貧困戶_營的家里,老兩口正在院子里忙活,拾掇著爬滿架子的絲瓜,還有剛買的幾條小魚。小院收拾得井井有條,而走進客廳,能看到已經擺放了40年的桌子、衣柜,被擦的光可照人。
“他們可能在一定的時期內物質上缺乏,但貧困戶家里就該臟亂差嗎?”崔強認為把貧困戶得精神狀態“帶起來”,也是扶貧攻堅的重要環節。
旬北村有8戶貧困戶,結合“美在家庭”創建,首先打造出一戶“標兵戶”,讓大家向此看齊;然后貧困戶之間定期評比,“我家就要比他家臟亂差嗎?”有了這樣的心理,大家卯足了勁干了起來。除此之外,村里設立了3個扶貧公益崗,按照政策幫扶貧困戶,上崗的貧困戶早晚按時考勤,既能為自己掙工資,又能為村里做些事?!拔医洺8蠹艺f,連貧困戶都是美在家庭標準戶,其他人還有啥理由不去創建‘美在家庭’呢?”崔強說,“積極性有了,誰還能貧窮?”
為貧困村民辦事,崔強往往不厭其煩。村里有一名98歲的低保戶,目前跟70多歲的兒子住在養老院。而早在20__年,父子倆還面臨著無人照顧的窘境。老人的侄子打電話找到崔強說明了情況,崔強就開車親自去跑了四五家養老院,根據父子倆的情況仔細地篩選。跟一家養老院談好后,他拉著老人去看環境,等老人滿意了,他又去拉著老人的侄子去看,等得到了親屬們的認可,這才安排老人住下來。后來,他又為村里三四個無人照顧的老人聯系住到了養老院,不定期去看望、照顧他們。
崔強重視扶貧工作,召開脫貧攻堅座談會,從醫療、教育、孝善扶貧、項目分紅等政策方面,因戶施條,對每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挨家挨戶逐一解讀政策,幫助貧困戶度過經濟的寒冬。
拆除違建優化環境:“前面有辦法,后面就得有思路?!?/p>
在推進鄉村建設的道路上,無論是拆違還是環境整治,崔強必定是讓政策和對策配套,“兩條腿”走路,讓工作得以順利開展。
20__年,村里的10幾處違建是多年以來的“沉疴”。要清除不容易,要一次性清除干凈更不容易。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解決方法,崔強逐戶分析,占的時間長了怎么辦,投資大的怎么辦,大家會提什么要求?所有有顧慮的地方,他全都要想到。
在溝通方面,黨員先去,小組長再去,都談不下來崔強去談;有村民提出拆了車庫,車丟了怎么辦?村里就施劃公共停車位,安裝監控,門衛;清除公共區域里村民種的樹,對于提出要找個收樹的,崔強就收集了七八個收樹人的電話,讓村民自己聯系,自己談價格;對于清除出的樹坑,崔強一刻不等,立馬填上樹苗,養護澆水。最終僅用12天,就全部拆完。
旬北村共有9條街道,五縱四橫,還有53條小胡同。在徹底清理村內衛生死角、房前屋后、亂堆亂放等臟點、亂點的同時,今年,綠化、補植苗木15830平方米,硬化道路、胡同1560平方米,與屬地企業簽訂“門前五包”責任制,與村民簽訂“門前三包”責任書,美化了村莊環境。
文明新風吹遍村莊:擔當作為好書記
7月24日,在旬北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里,幾名工作人正在給“農家書屋”換嶄新的牌子。寬敞干凈的大院,乒乓球臺、舞臺等設備齊全,而在幾年前,這里還是垃圾遍地的廢棄樣貌。
最開始的旬北村,沒有文藝陣地,沒有文藝隊伍,村民沒地方活動,也很少有人愿意參與文藝活動。崔強就首先抓陣地建設,帶領全村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,打造黨建“教育一條街”和“四德文化”一條街。
然后他找來了曾在村里任婦女主任的王秀萍,讓她召集隊伍,帶著大家唱歌跳舞,編排節目,并慢慢補充音響、服裝。逐漸的,隊伍和節目成型,村里融合文化、主題黨日、扶貧幫扶、關愛老年人等內容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,表彰善行義舉道德模范172人,連續多屆自編、自導、自演旬北村人自己的春節聯歡晚會。
農村好支書范文 第7篇
28歲開始擔任村委會主任,31歲任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,他曾是淄博市最年輕的村黨委書記。
任職期間,他扶弱濟貧,盤活村內閑置資源,修繕人居環境,一件件苦事、難事,他都不推不躲,漸漸地村民被他的初心與做事的誠心打動,贏得了全村人的認同和擁護。
他也曾因為年輕,在村級企業事務管理上受到阻礙??少F的是,他敢拼敢闖,雷厲風行的性格被越挫越勇,終于使一個“后進村”蝶變為“省級文明村”。
他,就是淄川區龍泉鎮臺頭村黨委書記、村委會主任——馮珂。
馮珂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:“我是村里的黨委書記,我要當‘頭羊’,帶頭為村民服務,實現當初競選村‘兩委’時的承諾?!?/p>
擔當作為,造福民生福祉
上世紀80年代,臺頭村經濟富足,家家戶戶樓上樓下電燈電話,是江北第一個電話村。因為歷史的原因,進入新世紀,村里的輝煌不復存在,村企負債累累。
當時的馮珂在外創業已小有成就,但他看到村里的現狀,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回村。
20__年,馮珂當選為新一屆村委會主任。這一年,他只有28歲。
當時,村賬上負債200余萬元,60歲以上老人的福利待遇都難兌現,村集體收入每況愈下,村民人心渙散。面對“燙手的山芋”,馮珂決定從提高村民福利待遇入手“破局”。
經過調研,馮珂將“第一把火”燒向了承包村集體用地的企業?!爱敃r周邊村莊企業承包村集體用地費用已達到5000以上,我們村莊3000費用的標準多年未變?!瘪T珂告訴記者。
他決定重新規范合同,將原來十年租期縮短到三年,租賃費用由3000元提高到5000元。馮珂悄悄算了一筆賬,僅此一項就能為村集體增收80余萬元。
“當時我做出了這個決定之后,遭到了個別企業的抵制,甚至還收到了‘恐嚇’電話?!瘪T珂回憶,不少企業老板認為他年輕,嚇一嚇就能退縮。沒想到他憑借著身上不服輸的勁頭和雷厲風行的作風,最終鎮住了企業老板,租賃新規得以順利進行。
說起這些,馮珂道出這件事情的原由看似輕松,而在9年前,重新規范合同,提高土地租賃費時可謂何其艱難。但面對記者他一直笑著說,這些都是他分內的事情,都是應該做的。
“當時我為村內60歲以上老人每月發放150元至220元的養老金,80歲老人送生日蛋糕和祝壽金?!瘪T珂表示,之后他還制定了春季為60歲以上老人免費健康查體,參加新農合的村民每人補助20元,免費為每戶村民每年提供5噸水,對考上重點院校的學生每人給予3000元獎勵等相關規定。
真心為民又有管理手腕的馮珂讓村民看到了臺頭村的希望,也得到了村民的認可與支持。從那時起,馮珂認準了一個道理,只有為民辦事,才能贏得民心。
20__年換屆時,在村民的期盼和支持下,馮珂高票當選為新一屆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。
盤活經濟,舊村換新顏
書記主任“一肩挑”。新的職務,讓馮珂感受到了肩上的擔子更重了。他開始思考和盤算著村莊發展的路子。
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,馮珂意識到,要想帶領村民致富,必須發展經濟。在他的提議下,村“兩委”研究決定,把對村閑置資產進行招商引資作為今后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。
立志容易成功難,資金、配套設施等,樣樣短缺。
面對眼前的局面,馮珂沒有被困難嚇退,既然有了方向,就一步步蹚出條路子。從鎮上到市里,他托親戚朋友多方求援,四處奔走聯絡企業。
幾年間,先后有英吉瓷業、道新磨具、聚鑫晟環??萍?、豐川環??萍加邢薰镜榷嗉仪f元大型企業在臺頭村落地生根。
臺頭村集體經濟成功實現“騰籠換鳥”。
在壯大經濟的同時,馮珂開始致力于為村民建設美麗家園。
考慮到村民文化生活比較單一,村里修建了“四德”文化長廊、休閑廣場和鄉村戲臺,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。
為了方便村民出行,先后對村內大街小巷道路全部進行了硬化、美化,使村民們告別了過去“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”的出行歷史。
幾年來,村里先后投資300多萬元,為全村600多戶村民免費開通天然氣及安裝壁掛爐,拆除廢棄“煤炭池”,村莊內基本實現了清潔能源供暖;結合“六新工程”,對全村的墻面進行粉刷,粉刷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;為900余戶村民進行墻體保溫能效提升改造工程,建設了文化墻、村標等工程,村內環境有了很大改觀。
如今,寬敞潔凈的水泥路,排列整齊的路燈,覆蓋全村的監控網絡,全新修建的“黨章學堂”……呈現出一幅幅新農村的美麗畫卷。
黨建引領,彰顯黨員初心
目前,臺頭村正提速發展。馮珂意識到,要想打贏新時代的脫貧攻堅,實現鄉村振興,必須要有一支擔當作為、善做善成、強有力的黨員隊伍。
20__年5月,投資300余萬元,建筑面積2000余平方米的全市第一家“黨章學堂”正式在臺頭村投入使用。
步入黨章學堂,給人感覺就像是翻開了一本黨章,從總綱、黨員、黨的組織制度……若干功能區塊的設置幾乎涵蓋了黨章的所有章節脈絡。
馮珂說,“黨章學堂”不但給我們村黨員提供了一個可看、可學、可做的綜合化、集成化、現代化的黨章學習教育基地,也給周邊村鎮黨組織提供了一個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黨性教育的場所。在這里,讓所有黨員通過學習,找回入黨“初心”。
正因如此,20__年,臺頭村被淄博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。
黨性教育的滋養,讓臺頭村充滿了正能量,煥發出了不一樣的“精氣神”。
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,臺頭村黨員紛紛叫響,“疫情面前,我是黨員我先上?!痹隈T珂的帶領下,黨員和志愿者迅速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,他們活躍在村莊重要路口檢測登記過往車輛和行人,或在公共場所進行消毒。無論白天黑夜,黨員和志愿者們佩戴紅袖標堅守崗位,成為臺頭村一道流動的風景線。
肩頭有擔當,心中繪藍圖。馮珂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責任和擔當,全身心帶領廣大村民繪就了一幅臺頭村新農村建設的美好畫卷。初心不改,使命不變。他表示,將一如既往地保持沖鋒姿態,在困難中堅定信心,在發展中搶抓機遇,在壓力下經受考驗,為實現“富饒、秀美、幸福新臺頭”的目標而繼續奮進!
農村好支書范文 第8篇
“村官雖小,但只要立志,一樣能干成事。既然選擇了這條路,就一定要干出點兒名堂!”
說這句話的是雙灤區下店子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石秀芝。她2000年當選村委會主任,2002年當選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,至今已有17個年頭。
“下店子村位于雙灤區最東部,轄區總面積4平方公里,是連接雙橋區和雙灤區的重要節點,全村總人口1403人,450戶,9個村民組,黨員52人?!弊咴谡麧嵉拇迓飞?,石秀芝介紹著村里的情況,“利用地處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、河北省十大文化產業集聚區的優勢,將基層組織建設與壯大村級經濟、發展民生事業、促進文化建設有機結合,探索了以村黨支部為核心,以駐村企業黨支部為骨架的區域化黨建格局,強化了黨組織在經濟發展中的統領作用?!笨此迫崛醯氖阒?,談起村子的發展成果和規劃卻是“巾幗不讓須眉”。
心系百姓疾苦,做村民信賴的貼心人
“以前的下店子村集體沒有收入,不但村干部長期拿不到工資,還欠外債20多萬元,村民上訪告狀不斷,曾是雙灤區有名的特困村、老大難村?!?/p>
回憶起往事,石秀芝的同事陷入了沉思,“記得那是2000年,石主任上任之初,正值農村土地二輪承包,都把土地當命根子的村民寸土不讓,致使矛盾糾紛不斷。石主任磨破嘴皮子曉之以理、動之以情,做大家的思想工作,動員村組干部和黨員高姿態,把自家分到的較好地塊讓出來,分地時請老干部和村民代表到現場監督,做到公開透明、公正合理,使得二輪承包土地順利完成?!?/p>
晴天塵土飛揚,雨天滿身泥水,是石秀芝上任時下店子村的真實寫照。尤其是老年溝居民組3公里路都得走河套,夏季發洪水時,孩子上下學要靠家長接送,女人們從來不敢穿高跟鞋。
“石主任是我們最信賴的貼心人,多虧了她村里才有這么干凈通暢的路?!笨吹接浾邅聿稍L,一位村民迎上前來:“2004年,我們村抓住‘村村通’好政策,研究修路,但因村集體經濟薄弱,工程幾度停工,石主任看在眼里、急在心里。為使工程順利推進,她帶頭從家里拿出了5萬元?!贝迕駛儽凰恍臑槊褶k事的誠心與熱心感動,紛紛主動捐資,僅用一周時間,就籌集資金10。5萬元。兩年間,下店子村所有村民組都鋪上了水泥路,總長超過5公里,并安裝了80余盞路燈,累計投資70多萬元。
“黨員干部就是要把百姓冷暖放心頭?!边@是石秀芝嘴上常說的一句話。下店子村常年吃水困難,村里沒有資金,石秀芝就跑鎮進區爭取項目。為了能盡早解決吃水難問題,她多方籌資20多萬元,經過數月苦戰,終于讓常年缺水吃的200多戶村民喝上了清涼的山泉水。為了徹底解決村里吃水難問題,在山坡上建了水塔,村民家全部安裝了自來水。從此,村民喝上了放心的自來水。
因為和村民貼得近,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裝在石秀芝的心里。
村民趙文2002年因車禍身亡,家里兩個孩子都在上大學,老伴常年有病,家境十分貧困。石秀芝多次找肇事方和交警部門進行交涉,經反復協商,最終落實死亡補償金18萬元;村民姜清田、王子旺兩家因為有重癥病患者而經濟負擔沉重,石秀芝就和村“兩委”班子成員多次進行捐助;村民曹悅學家半夜起火,損失慘重,石秀芝得知后立即將自己值班用的被褥送到曹悅學手中并掏出2000元以解燃眉之急;為徹底解決村里幾位孤寡老人養老問題,石秀芝聯系相關部門和領導,先后將3位孤寡老人送到偏橋子敬老院安享晚年;因女兒常年在外,現已70多歲的劉桂蘭孤苦一人沒人照顧,石秀芝視其為親人,出錢出力;癱瘓在床的老黨員曹炳江及其老母親相依為命,逢年過節石秀芝都會送去米面油和現金,每年冬天還為他們買煤并送到家中。
抓住機遇謀發展,做群眾致富的領路人
“如何發展經濟,讓村民盡快富起來,是我最著急的事!”石秀芝告訴記者。
“下店子村以前是有名的困難村,經濟基礎特別薄弱?!睋迕窠榻B,石秀芝帶領村“兩委”班子,統籌推進招商引資,發展園區配套服務,盤活集體存量資產,先后引進元寶山滑雪場、鼎盛書畫院等企業9家,發展汽車運輸、商貿經營等個體工商戶88家。采取村集體集中經營方式,成立康碩物業有限責任公司,解決了村內80余名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,村民收入過萬元。
下店子村有一片荒溝,經過考察,石秀芝認準這里是財富之源,率領全體村民幾個月內開發墊出30畝耕地。2004年因修建灤廣公路把地征占,使這片荒溝由耕地變成了財富,一次性收入25萬元,為這個窮村打了一個翻身仗。
針對村里沒有礦產資源的實際,她用公共基礎設施和荒山等閑置資產置換商品房底商1100平方米,僅此每年給集體帶來租金收入30多萬元,加上來自國家征占地補償,一次性收入了200多萬元,集體收入驟增。
“集體有了錢,就得謀劃上新項目,讓村民從中得到更多的收益和實惠?!笔阒ジ嬖V記者,為解決失地農民和閑散勞動力就業問題,村里注冊成立了物業服務公司,同時引進了元寶山滑雪場,并與開發商積極協商,為本村村民提供工作崗位并鼓勵村民就業,增加農民收入。在她的帶領下,村集體經濟財產達到上千萬元。
舍私利為大局,做新農村建設的先行人
“咱們農村人,也得把生活環境搞上去,環境好了,生活質量才能上臺階!”在提高村民生活水平、發展集體經濟的同時,石秀芝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改善村民生活環境、提升村民生活質量上。在2008年“三年大變樣”活動中,下店子村率先啟動了“城中村改造”工程,并高標準謀劃建設新民居。
無論是城中村改造還是建設新民居,首先就是拆遷問題。居住于灤廣公路沿線的63戶村民房屋屬拆遷范圍,石秀芝自家飯店也在拆遷之列。拆遷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,對石秀芝來說拆遷損失更大,但為順利推進拆遷工作,她率先簽訂拆遷協議,在全村第一個拆除了自家年收入10萬多元、200多平方米的飯店。不僅如此,她還做通了四個小叔子的工作,將各自房屋拆除。同時她找有關部門為村民爭取優惠政策、待遇,在她的帶動下僅20天就完成了全部拆遷任務,并且未發生一起上訪事件。其拆遷速度之快,問題解決之徹底,創造了雙灤拆遷史上的奇跡。
民房拆除后,村里要蓋起兩棟1萬平方米的新民居樓安置拆遷居民,工程需要大量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員,全村人都看在眼里。在利益面前,石秀芝首先想到的是其他村民。在其丈夫姜清芝的支持下,姜家哥六個開了一次特殊家庭會,決定支持嫂子石秀芝的工作,不參與施工和購料,把掙錢的機會讓給其他村民。
石秀芝把提升村民幸福指數作為自己的追求,高標準建設8棟新民居,讓300多戶村民喜遷新居。村集體每年出資50萬余元為村民支付新農合醫療費用;為男60周歲、女55周歲以上的村民上意外保險;為7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放年節慰問津貼;給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每年每人發放500元的乘車補助。投資268萬元,建設了高標準的便民服務中心和村民文化廣場。在她的領導下,村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不斷提升。
下店子村先后迎來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央第一督導組、省委巡視組、省委“兩學一做”督導組、省委組織部等調研指導,并獲高度肯定。村黨支部連續多年獲評區級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,20__年被河北省委評為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,石秀芝本人連任市第十三次、第十四次黨代會代表,先后獲評河北省優秀_員、河北省“千名好支書”,承德市農村婦女“雙學雙比”競賽活動“先進女能手”、承德市“感動承德十大新聞人物”等榮譽稱號。
注: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,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立即后臺留言通知我們,情況屬實,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,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
- 上一篇: 關于思路的作文題目(熱門26篇)
- 下一篇:科技企業質量工作總結范文(合集20篇)
發表評論